88彩
CN ∷  EN
产品展示

以史为鉴,美联储每次启动降息都对市场有积极的影响,本次如何?

发布日期:2025-10-08 02:50 点击次数:60

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全球资金流动的方向开始改变。 历史数据显示,降息后A股并非简单上涨,而是充满复杂性和结构性机会。

2025年9月18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0%-4.25%。 这是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降息消息公布后,市场出现了令人意外的反应。 美元指数跌破7月初的低点,降至96.22,创2022年2月以来新低,但A股市场并未出现预期中的大涨。

01 历史经验,七次降息的不同结果

回顾历史,美联储降息对A股的影响并非简单的正向关系。 过去二十多年,美联储多次开启降息周期,A股表现因国内外经济环境、降息动机等因素呈现较大差异。

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期,美联储在30个月内累计降息550个基点,利率从6.5%降至1%。 但A股市场不升反降,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创下历史最大跌幅。

2007年次贷危机期间,美联储在15个月内狂降500个基点,利率从5.25%降至0.25%。 A股市场先是一路飙升到6124点的历史高点,随后就开启了漫长的熊市之旅,期间累计跌幅达63.77%。

2019年,因贸易摩擦美联储降息75个基点,纳斯达克指数连续五个月上涨,涨幅超过35%。 A股市场虽然涨幅没那么夸张,但也重新站稳了3000点。

2020年为应对新冠疫情,美联储一个月内降息150个基点。 A股市场走出了近两年的结构性行情,白酒、科技等板块表现亮眼。

统计显示,2000年以来,美联储共降息32次。 宣布降息当日,道指、标普500下跌概率较大,32次中下跌次数均为18次。 纳指涨跌各半。

美联储宣布降息后的下个A股交易日,A股主要股指普遍下跌。 此前的31次降息后,上证指数下跌17次,平均下跌0.25%;深证成指下跌17次,平均下跌0.28%。

02 本次降息,基本背景与市场反应

本次美联储降息的基本背景是就业市场出现降温迹象。美国近几个月新增就业远低于预期,促使美联储采取降息措施。

市场预计,在今年十月底和十二月初的最后两次美联储政策会议中,可能会有类似幅度的降息。 美联储预测中值显示,2025年将再降息50个基点,2026年和2027年将各降息25个基点。

美联储内部存在明显分歧。 19名美联储官员中有9名预计今年将再进行两次降息,2位预计再降息一次,6位认为不会进一步降息。

美联储理事米兰投了异议票,支持降息50基点。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此次降息并不满意,他此前曾表示希望美联储“大幅降息”。

在预防式降息环境中,美股通常呈现三大特征:一是在“美联储看跌期权”托底下难有明显向下调整;二是对利率敏感的指数或板块表现突出;三是历史经验显示美股降息交易大约在首次降息后持续三个月。

03 行业影响,结构分化明显

分行业来看,历次降息后下个A股交易日,A股行业指数跌多涨少。 按均值来看,仅石油石化行业指数均值为正,平均上涨0.11%。

其他行业中基础化工、计算机、社会服务、家用电器、通信相对抗跌,跌幅均值在0.15%以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电子表现较差,跌幅均值超过0.4%。

大宗商品方面,代表贵金属的伦敦金现货降息周期内均有明显上涨。 其中上涨最显著的周期2024年9月18日至今,涨幅达到48.94%。

相比之下,代表工业金属的LME铜、代表能源的WTI原油均以下跌为主。 美元走势与美联储降息周期大体趋同。

2000年以来的降息周期中,美元指数普遍出现下跌或维持较低水平。自1990年以来的六轮降息周期中,黄金在降息后10个交易日的胜率高达83%。

04 资金流向,外资回流A股

美联储降息压低美元资产收益率,推动国际资金流向估值更低的新兴市场。 当前A股沪深300市盈率仅14倍,显著低于美股标普500的30倍,估值优势明显。

历史数据显示,2024年9月美联储首次降息后,北向资金单月净增持188亿美元,重点加仓半导体、新能源等科技板块。

2019年降息周期中,外资对A股消费、科技板块配置比例平均提升12%。 当前A股外资持仓占比仅2%,显著低于全球新兴市场平均水平。

美联储降息缓解了人民币贬值压力,为中国央行降准或下调LPR创造条件。 若国内跟进宽松政策(如降息10-15BP),将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利好金融、地产链及消费板块。

2024年9月国内同步降准后,A股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券商板块单周涨幅超15%。

05 结构性机会,哪些板块受益

科技成长板块被视为强者恒强的高弹性方向。 利率下降环境中,成长型板块的估值压力减轻,AI产业趋势明确。

降息降低研发融资成本,利好半导体、AI算力、机器人等赛道。 外资重仓的中微公司、中际旭创等企业已获资金加仓,叠加国内科技创新再贷款规模扩大至8000亿元,政策与流动性形成共振。

金融板块中,券商在市场活跃以及流动性充裕之下有望充分受益。市场活跃度提升直接增厚经纪与自营业务收入,中信证券、东方财富等头部券商有望受益。

消费领域,降息刺激居民消费意愿,家电、汽车等耐用品板块盈利确定性增强。 贵州茅台、美的集团等消费龙头获外资持续增持。

有色与资源板块中,美元走弱推升黄金、铜等大宗商品价格,紫金矿业、洛阳钼业等龙头企业双重受益(美元贬值+新能源需求增长)。 历史数据显示,降息周期中黄金平均涨幅达15%-20%。

06 潜在风险,预期透支与经济制约

当前市场对美联储9月降息的预期概率已超97%,若降息幅度低于预期或落地后政策信号偏鹰,可能引发外资短期获利了结。

2024年9月降息后,A股曾出现“利好出尽”式回调,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超80亿元。 2025年9月18日降息后,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

国内经济制约因素也不容忽视。消费复苏乏力(8月社零同比仅增3.4%)、房地产投资低迷可能限制A股上涨动能。

尽管8月PPI同比降幅收窄至-2.9%,但消费复苏乏力、房地产投资仍处低位。 若美联储降息未能有效带动国内需求回升,A股上涨动力可能受限。

政策协同与外部不确定性也是需要关注的风险。 美联储降息需与国内政策形成合力才能最大化效果。 若中国央行仅维持流动性投放而未实质性降息,或美国对华科技制裁升级,可能削弱外资流入动能。

美国大选年的政策反复、地缘政治冲突等黑天鹅事件也需警惕。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