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疯狂扫货2元机器人股!这些'白菜价'科技黑马竟暗藏惊天陷
外资抄底2元机器人股!这些"白菜价"科技公司竟被疯狂加仓
最近A股市场掀起一股"机器人概念"热潮,连上海建工这样的传统基建股都被资金当作机器人标的爆炒。更让人意外的是,一批股价不足3元的"白菜价"个股,竟藏着外资和牛散的重仓布局。这些低价股中,有的刚刚披星戴帽,有的深陷债务泥潭,却因为沾上机器人概念,突然成了香饽饽。
其中最戏剧性的要数ST云动,这家原名云内动力的公司,去年亏损超5亿元,今年二季度突然宣布进军L4级配送机器人领域。消息一出,巴克莱银行火速买入669万股,瑞银集团跟进609万股,连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都抢筹410万股。可惜好景不长,公司因财务问题被实施风险警示,股价从3元上方一路下跌,外资机构疑似集体"套牢"。有股民调侃:"这哪是智能机器人,分明是韭菜收割机。"
同样遭遇的还有神州高铁,这家主营轨道交通的公司,靠着几台轨道巡检机器人概念,吸引北向资金连续加仓。二季度数据显示,外资持股已增至4183万股,但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7%。业内人士透露,其机器人业务收入占比不足5%,主要营收仍依赖传统设备销售。
最让人费解的是华夏幸福的操作。这家负债千亿的房地产企业,旗下香河机器人小镇签约了150家企业,包括韩国安川都林等国际品牌。尽管公司深陷债务重组,北向资金却逆势加仓1253万股。有分析师指出,产业园区实际入驻率存疑,所谓机器人概念可能只是"画饼充饥"。
在一众低价股中,中国能建显得尤为特殊。这家央企背景的能源巨头,开发的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已投入多个项目。二季度获得北向资金1.73亿股增持,中央汇金和证金公司也同步加仓。不过其机器人业务仅占整体营收的0.3%,2.43元的股价更多反映其破净的估值水平。
中南股份的故事则充满草根逆袭色彩。这家钢铁企业转型推出的昆仑机器人平台,竟吸引牛散夏重阳豪掷千万买入926万股,北向资金也跟风加仓1801万股。但细看财报会发现,其研发投入仅占营收的1.2%,所谓"自研算法平台"更多是采购技术集成。
市场人士指出,外资抢筹低价机器人股存在三大逻辑:首先是押注政策红利,智能制造十四五规划明确2025年机器人密度翻倍目标;其次是博取困境反转,部分企业可能通过资产重组实现价值重估;最后是看重绝对低价,3元以下个股一旦概念发酵,容易引发跟风炒作。
但风险同样不容忽视。这些公司普遍存在主业萎靡、研发薄弱的问题,某券商科技行业研究员直言:"就像给自行车装上火箭贴纸,本质上还是代步工具。"数据显示,被炒作的多只个股市盈率超过行业均值3倍以上,部分公司商誉占总资产比例超30%。
对于普通投资者,专家建议警惕三种陷阱:一是蹭热点式转型,查看研发投入是否匹配概念热度;二是订单真实性,部分企业公布的签约项目存在滞后性或不确定性;三是股东减持信号,机构重仓不等于长期持有,外资调仓频率可能远超预期。
这场2元机器人股的资本盛宴,既有产业升级的时代底色,也不乏击鼓传花的投机色彩。当科技梦想遇上白菜股价,最终考验的还是投资者辨别"真金"与"镀金"的眼光。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
2025-10-09世界冠军梁靖崑加盟北京电影学院担任体育老师
-
2025-10-09安吉还在做梦,爵士记者透露安吉坚持向湖人开出高价要求里弗斯并
-
2025-10-09人形机器人加速渗透多领域,产业链迎来“百花齐放”投资机遇
-
2025-10-09签合同前必看!“极智律人” 微信小程序,3 分钟帮你把好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