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CN ∷  EN
产品展示

人形机器人加速渗透多领域,产业链迎来“百花齐放”投资机遇

发布日期:2025-10-09 15:52 点击次数:122

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智能机器人将会遵循计算机的发展规律,在文娱和实用两个领域齐头并进地发展。王兴兴指出,人形机器人在体育赛事、商业服务、工厂落地等领域,将越来越多地渗透到生活中。这一判断得到了现实数据的支撑:2025年以来,国内主要集成商已公布订单总额接近10亿元人民币,其中智元机器人获得HKC半导体显示生产基地5亿元人民币订单,将在未来3年内部署1000台人形机器人。01 产业现状:从概念验证到批量落地2025年已成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转折点。技术进步、政策支持和产业成熟三重驱动力的叠加,推动行业从“主题炒作”迈向“业绩兑现”新阶段。特斯拉披露的马斯克薪酬计划,以10年100万台人形机器人出货量为核心考核指标,展现了行业龙头对市场前景的极度看好。同时,优必选斩获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刷新全球单笔订单纪录。资本市场对此反应敏锐。近一个月,机构对机器人板块调研频率同比增长23%,“有订单、有技术、有海外客户”的龙头企业成为资金追逐焦点。机器人指数ETF(560770)在9月22日上涨0.76%,成分股中伟创电气上涨12.75%,科瑞技术上涨10%。02 应用场景:体育、商业服务与工业制造并进体育赛事:从表演走向竞技今年8月,北京举办了首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汇集了来自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和500多台机器人参赛。赛事涵盖田径、足球、篮球等26个项目,宇树H1以6分34秒40的成绩赢得1500米冠军。这场赛事不仅展示了技术进步,也暴露了人形机器人在姿态控制算法和能耗方面的不足。但正是这些公开竞技场合,为技术迭代提供了宝贵数据,加速了产品成熟。商业服务:智能化转型的新载体在商业服务领域,人形机器人正成为餐厅服务员、酒店接待员和商场导购的新选择。王兴兴认为,机器人能够以高效、准确的服务提升顾客满意度,同时为消费者带来新鲜体验。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服务模式面临挑战,而人形机器人提供了解决方案。一些高端酒店和餐厅已开始尝试使用人形机器人进行接待和点餐,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这一趋势将加速普及。工业制造:自动化升级的关键力量制造业是人形机器人应用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优必选与东风柳汽签订了大型双足人形机器人采购合同,这是全球工厂制造业场景首次批量部署人形机器人。比亚迪、吉利汽车等龙头企业也纷纷入局,推动人形机器人在装配、检测、搬运等场景的实训应用。人形机器人在工厂环境中的优势在于其与人类似的形态,能够适应为人类设计的生产线,无需大规模重构现有环境,可大幅降低部署成本。03 投资焦点:产业链各环节机会分析整个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可分为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和下游系统集成三大环节,各环节投资价值与竞争格局差异显著。上游核心零部件:技术壁垒最高领域上游核心零部件是产业链价值最集中的环节,技术壁垒高,国产替代空间大,毛利率水平通常可达40%-50%。减速器领域,绿的谐波、双环传动分别主导谐波减速器和RV减速器市场。单台Optimus需14-40个谐波减速器,用量巨大。伺服系统领域,汇川技术作为国内龙头,产品线完善,性能稳定。公司表示正在积极开发电机、驱动、执行器模组等人形机器人相关零部件。传感器领域,柯力传感是六维力传感器国内唯一能量产企业,奥比中光3D视觉技术支撑机器人感知。中游本体制造: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中游本体制造进入订单收获期,龙头企业强者恒强。宇树科技以四足机器人为基础,发展人形机器人,其稳定性和灵活性突出。公司计划2025年交付超500台H1机器人。优必选是本土人形机器人企业的代表,已实现Walker S系列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落地。公司预计2025年工业人形机器人交付量超500台,全年产能突破1000台。下游系统集成:应用场景决定商业化进度下游应用集成成为商业模式创新最活跃的领域。2025年机器人企业不再简单卖设备,而是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在工业领域,机器人从传统的焊接、喷涂向检测、装配等精密操作延伸;在服务领域,医疗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清洁机器人等新兴品类快速崛起。04 典型企业:长盈精密的突破性进展在众多布局人形机器人的企业中,长盈精密的进展尤为引人注目。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累计交付人形机器人结构件产品价值8000多万元,其中仅上半年来自两个海外品牌的收入就达3500万元,远超2024年全年1011万元的水平。这一增长背后是公司向客户供应的料号数量已突破400个,产品范围从灵巧手的传动件逐步扩展至大尺寸结构件。长盈精密已被确认为特斯拉Optimus项目的核心供应商,并同步服务于其他数家头部客户。部分产品已进入B样阶段,个别订单实现量产。公司深圳松岗燕罗的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预计2025年四季度投入使用,其中6万平方米专用于机器人相关生产,叠加越南、墨西哥和匈牙利的海外基地布局,为后续放量提供了保障。05 投资策略:聚焦“三有”龙头企业人形机器人板块投资需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企业基本面与估值水平,制定科学投资策略。选择标的时应重点关注“有订单、有技术、有海外客户” 的龙头企业。这类企业具有明确的业务壁垒和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能够在行业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有订单的企业如优必选,累计订单额4亿多元;有技术的企业如汇川技术,伺服系统在国内市场份额已突破25%左右;有海外客户的企业如三花智控,作为特斯拉链热管理系统核心供应商,技术卡位稳固。投资者应避免纯概念炒作,重点关注产业趋势更优、放量更快的传感器、灵巧手、垂类应用端、国产供应链条等环节。未来几年将是人形机器人从示范应用向规模化扩张的关键时期。根据交银国际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有望达千万台级别,2024年至2035年复合增长率在70.6%至84.9%之间。更长远来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在人形机器人实现全面智能阶段后,在用人形机器人将在1亿多台以上,整机市场规模可达约10万亿元级别。这一波澜壮阔的产业浪潮正刚刚开启,投资者需把握产业链核心环节,聚焦真正具备技术壁垒和商业落地能力的企业,方能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投资机遇。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