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CN ∷  EN
产品展示

别说苏35战机老了!拦截澳机才刚开始,它还要和歼20战机搭档干二十年

发布日期:2025-11-20 20:50 点击次数:126

澳大利亚那架P8A反潜机被苏35拦截的时候,估计驾驶员真吓了一跳。银灰色战机从远处切了个漂亮的角度过去,轨迹干净利落,不用多想,那就是在告诉对方,这片天有主。

但有意思的是,苏35在中国空军里早该算老兵了。2016年陆续交付,算到现在正好十年。这批总共24架的俄制战机,当年可是救火队员中的战斗机。

那是2014年谈合同的阶段,南海局势紧张,美军的F/A-18E/F常驻巡航,东海方向日本F-15J也天天过来晃悠。中国空军那阵仗,主力还靠歼10A、歼11B,航程短、航电落后。歼20还在测试,歼16的定型遥遥无期。俄罗斯推来苏35,正好卡在咱的需求缝里。签了合同,20亿美元,2015年11月一纸落地,第二年就开始交货。速度倒是破了俄方惯例,比它平常拖拖拉拉的风格要快得多。

14个月训练完毕,全数编入南部战区,直接上阵巡航南海。那时它搭档轰6K,填了当时的战力空白。可以说,苏35撑起了国产战机青黄不接的那几年。

苏35的“高光”没持续多久,国产战机后来像开挂一样往上冲。2016年歼16定型,次年歼10C、歼20也正式服役。结果苏35一夜之间退居二线。演训场上的对比挺扎眼。歼10C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同时处理30个目标,苏35只能对付6个。歼10C的霹雳15导弹射程超200公里,苏35挂的R-77还不到一半。常常出现这种情况:目标还没发现,自己就被锁定。

歼16压制得更狠。航电系统更先进,配合歼16D电子战机,全频段压制。苏35的雷达成了“睁眼瞎”。

再看俄罗斯自己用的苏35,在俄乌冲突里表现不光彩。2024年三天连掉两架,之前还被乌克兰单兵导弹打下来。印尼退货,埃及毁约,阿尔及利亚也折腾半天没买成,嫌雷达不如中国的歼10C,还想装法国货,结果被俄罗斯拒绝。

国际上口碑下滑,中国这边反而一枝独秀。歼16数量直逼400架,成了全球最多的重型多用途战机。苏35看起来是尴尬,但它没被闲置,反而找到了新位置。

最近拦截澳军P8A那起,就是它的新角色亮相的例子。现在苏35是“驱离专业户”,也是“磨刀石”。

先说“驱离”。1500公里作战半径,不用频繁加油,能在南海长时间巡航。外机挑衅,它能靠矢量发动机玩高难度机动,动作漂亮又有威慑力。关键,它的俄制电子系统不怕暴露信号特征,适合日常对外飞行。国产歼20、歼16的电磁信号太重要,不该轻易在公开场合亮家底。苏35正好顶上。

这逻辑像海军那4艘现代级驱逐舰,当年进口,现在专司近海驱离。老装备,新用途,用得稳当。

再说“磨刀石”。苏35机动顶尖,用它作陪练,最合适不过。飞行员操歼16、歼10C,跟它练格斗、模拟实战环境。它的无源雷达正好当“老旧目标”让国产战机练电子压制战术。矢量机动能帮飞行员熟悉近距格斗。

有的部队干脆混编,用苏35陪歼20训练,形成一种“隐身踹门+火力输出”组合。歼20负责锁定目标,苏35靠八吨载弹量当“导弹卡车”,这搭配挺灵。

表面是被超越,实则是成了训练体系的一环,这就是苏35的真实状态。

战机正常服役周期是30年。苏35才用了十年,理论上还有20年寿命。升级当然得搞,但卡在"源代码"上。这个问题早有混过军工圈的都懂,当年改苏27、苏30时,俄罗斯就不给核心源代码,得绕第三方渠道解决。

现在更难。苏35还是俄军主力,装备了上百架。俄罗斯哪舍得拿自己饭碗砸。按理说肯定不会松口。

不过咱只买了24架,数量小是优势。搞小修小补完全可行。

换国产数据链,能和歼20、歼16联网;加国产电子吊舱,弥补雷达短板。大改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规模太小,不值得投入过多。以现在技术实力,破解系统只是时间问题。毕竟当年苏27能改出歼11B,今天的能力早非昔比。

苏35的命运,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空军成长的缩影。从应急进口到自主领跑,这十年跨度不长,却跨过了关键阶段。

2010年代初它救火,抗风险;如今国产战机撑场,它退居二线,干陪练、干驱离。再过20年,说不定歼20的升级型已经替代三代机群,六代机也要上天。

到那时候,苏35退役也不再尴尬,反而成了时代的注脚。它帮中国空军从依赖到自立,一路见证崛起。

这一转折,是技术的胜利,更是战略的从容。苏35依旧能飞,飞的不是荣耀,而是底气。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