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尘封多年的机密电报首次公布,揭示毛岸英同志的牺牲真相
他从小就跟着妈妈被关进了牢里,后来又被救出来,辗转多地,被送到苏联去学习。曾参加过白俄罗斯、波兰和捷克的战役,1950年还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的战场,直到最终牺牲,永远安息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里。
毛岸英同志,起初是一名战士,紧接着才是毛泽东主席的儿子,这份身份成了他为之努力、引以为傲的光荣。在他牺牲的那一天,一封由彭德怀发出的机密电报传到主席手中,这份电报被封存多年,现在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壮烈场面呢?
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在长沙诞生。自从他呱呱坠地起,他老爹就忙得没空照顾他,从小到大,他几乎没见过几次亲爹的面。
他爹在忙着领导工人运动,组织红军反围剿,还参加长征……反正都是为了共产党、为了人民、为了革命,什么事都能抽空去干,就是没啥时间照顾他这个亲儿子。
他爹的目标是为了人民的幸福,所以在国民党当局眼里,他们一家人,就像刺眼的眼中钉、一块心头肉,能整死一个就绝不手软。为了害他们家,国民党用尽了各种办法,毛岸英跟着母亲杨开慧,只能四处躲藏,怕被国民党抓到。
不过,孤儿寡母,想藏去哪儿才行呢?
在1930年10月,毛岸英和他母亲杨开慧一块儿被抓进了牢里。
一个月后,母亲大模大样地走向了刑场,坦然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毛主席一直难以忘怀杨开慧的牺牲,多年后,他写下了“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这句诗。
爹看不见摸不着,妈又不在了,毛岸英没有依靠,孤零零的,抬头望去也找不到亲人。其实,说他完全没有亲人也不太对,毕竟还有两个弟弟,靠着他吃饭,受到他的照料。
他变成了家里的支柱,成了两个弟弟心中的天。
那会儿,毛岸英才八岁。
母亲去世后,在地下党的救援下,毛岸英和他的两个弟弟毛岸青、毛岸龙在1931年春节前来到上海的一个幼儿园。
没多长时间,小弟毛岸龙就病倒了,不幸去世了。
他的精神世界又崩塌了一半,心里那叫一个难受。
从此只剩下他和弟弟毛岸青互相照应,靠着彼此过日子。
麻绳总喜欢在细处断,倒霉的事偏偏找上那命苦的人。
上海的党组织因为有人出卖,党员一个接一个被抓,整个组织几乎被打得七零八落。那个时候的党组织不像现在这么热闹,连广场舞的大妈里都有党员。
那会儿的党,按照严格的说法,就算得上是“地下党”。
两兄弟在上海街头流浪,或许会遇到也在旧上海漂泊的三毛(不是那个去撒哈拉玩沙的三毛)。看看《三毛流浪记》,就能知道他们兄弟俩过的日子。露宿街头,打点零散的工,做学徒,受罪受苦,挨打挨欺负,这类事情一抓一大把。
毛岸青当时被上海巡捕打成了脑震荡。
五年之后,
兄弟俩被党组织找到,按着张学良的安排,李杜将军带着他们去了法国,后来,康生(四人帮中的康生,不能只看一面,在历史评价上,要权衡利弊。康生在革命时期确实做过一些好事,他的书法也很不错)把他们安排到了莫斯科。
这才算是结束了东躲西藏、流离失所的日子。
那段艰难的日子,在他只有二十八岁的生命中,几乎占去了大半。
在苏联,他被送到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这段日子,堪称毛岸英生命中唯一一次正宗的正规教育,前期生活十分艰难,吃不饱穿不暖,基本没机会也没时间好好学,等到后期,更多靠自学自励。这种自我驱动,比得上今天不少人了吧?
后来,他加入了苏联共产党,亲身参加了卫国战争,曾在白俄罗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地奋勇抗击纳粹德国。这回是真的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为国际共产主义事业拼尽全力。
他和苏联红军紧密合作,所向披靡,见证了红军解放柏林,推翻希特勒的那场战役。
抗战胜利后,毛岸英在1946年1月再次回到中国的土地,来到革命根据地延安,终于见到了父亲毛泽东。
从上次父子见面到这次,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八年。
1946年2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由于他长期不在国内,为了更多接触并融入中国革命群众,这位精通英语、俄语和汉语的战士,既能扛枪打仗,又下田务农,专心在陕北学种地,搞土改。
一直到解放战争结束,他都在学习种地,干农活,还搞土改。
看到这儿,那些诋毁毛岸英同志抗美援朝是镀金、刷战功的奸邪家伙,可以歇歇了。别用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阴暗的人总是把什么都往阴暗处想。在解放战争期间,有很多机会来攀比战功——只要他愿意,他可以躺着跟林彪的四野,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岛,没有比这更好的刷战功的机会了。
他不跑去参战,就专心种地,干农活,搞土改。
群众同志心系百姓,哪里有困难就冲到哪儿去。
解放战事虽然告一段落,但反动派可不会自己主动退出历史的舞台。即使被人民抛弃,被逐出历史的舞台,他们仍旧得拼命挣扎,临别前还要再弄点恶心的招数。国民党残余势力,不仅在偏远的小县城搞土匪拉拢工作,还在北京、南京这些交通枢纽、人口密集的地方,埋下了源源不断的地雷。
毛岸英曾经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除此之外,他还非常好学,喜欢请教各种问题,关于打仗的事情,他几乎了解一些,包括排雷那些操作。
在拼命的关键时刻,他又挺身而出去了。
毛岸英带领一支工兵队伍,率先进入北京,冒着生命危险展开排雷工作,为北京市民以及进入北京的党组织扫除安全隐患。
1949年10月,毛岸英和刘思齐喜结连理。
除了父子相聚,这可能算得上他人生中首次感受到的幸福小事儿了。我觉得,他在学种地、干农活、搞土改的时候,也都是在享受幸福——都是为了工作。
1950年,毛岸英在北京机械总厂任职,主要负责政治宣传工作。
他没有当官,也没有参军,反而跑到工厂当起了工人。
我们工人可是真有劲儿——说实话,现今不少人不信这个事,那会儿的毛岸英倒是坚信的。
在朝鲜战场上对抗世界的头号强国,也就是联合国军时,林彪也坦言这场战事难以取胜,可他还是坚持顶着往前冲。
1950年10月,毛岸英同志来到朝鲜,担任志愿军司令部的俄文翻译。
就在1950年11月25日这天,他不幸牺牲了。
这就是毛岸英同志的一生。
要是想接班,为什么不跟林彪一起拼战绩呢?为什么不选从政这条路,偏偏不去部队干活?反倒跑到农村,拿着镐头干了挺长时间?
说到炒鸡蛋冒出烟引来了敌机,这根本不合理。毛岸英为了抢救一批文件,和高瑞欣等战士一起从防空洞回到指挥室。就在这会儿,原本已经飞走的敌机又折返,扔下了很多燃烧弹,夺走了几名年轻战士的生命。
这帮人都不懂行,竟然编啥冒那么大烟的鸡蛋?难不成是鸵鸟蛋?还是恐龙蛋?
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再看看斯大林的儿子,都是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而且那场面也相当惨烈,父子之间那份牵挂和情感,也一点都不比主席一家差。
再说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1937年从苏联回到国内,1938年,凭着一份出色的表现,晋升为少将。
后来又担任了赣州区的保安司令和防空司令。
1944年,34岁,升任中将。
国民党败退到台湾,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接任,成了台湾地区的主要领导人。
接班的二代是谁,心里一清二楚,谁是真正踏踏实实为人民办事,也明确得很。
不过,蒋介石的家族霸业,在一些所谓的“公知”嘴里倒是不怎么被批评,反而还被高唱“自由”“民主”的赞美之词。
这些所谓的“公知”们的野心,早就挺明摆着了。
咱们再说说毛岸英的性格吧,他这个人啊,非常倔,挺有个性。
要是没有那种咬定青山不放松、坚韧不拔、奋勇向前的精神品质,说不定他也扛不过那些苦难的日子。
当时,毛岸英在苏联,国内为了守护这些革命家的后代,周总理曾跟斯大林达过协议,不让他们去前线打仗。一开始,毛岸英多次请求参军,都被苏联给拒了,直到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坚持要上战场。
斯大林再也没搭理这事,置之不理。
他在苏军政治部副主任曼努意尔斯基将军到访视察儿童福利院的时候,亲自提出了申请。当将军以“毛岸英不是苏联人”拒绝他的请求时,毛岸英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表示要参战。这份坚决的态度最终打动了这位名字挺长的政治部副主任。
甚至到后来,亲戚提议帮他安排工作,他都一口拒绝。在给亲戚的信中,他写道:
新中国之所以和旧中国不一样,共产党之所以跟国民党不一样,毛泽东之所以有别于蒋介石,毛泽东的子女、妻舅跟蒋介石的子女、妻舅也不同,这其中除了其他更根本的原因,正是因为这个。
皇亲贵戚依靠权势发了财,少数人统治大多数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靠自己劳动和才干谋生的日子已到来,这一点上中国人民已经取得了根本胜利。可惜,舅舅恐怕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希望他能慢慢明白,否则在新中国的工作环境里会很难坚持下去。
翻身哈,是广大群众的翻身,不是几个特殊人物的翻身。生活上的难题得全盘解决,不能只靠个别来搞定。大家的利益应当优先考虑,放在首位。个人主义是不行的。
反动派总是说共产党没有人性、不讲人情味,可他们说的那些帮助亲戚朋友、同乡同事搞官运发财的关系,咱们共产党可不搞这些“人情”。咱们有的,是另一种“人情”,那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对辛苦大众的无限关怀。
你得记住,我父亲曾跟亲戚说过一句话:“生活上的问题得一揽子解决,不能只搞个别的。”他的意思是说,咱们得像广大贫苦群众那样,一起把生活的难题搞清楚、解决掉。在某个时期,要像千万贫苦百姓一样忍一忍、等等看,不要指望一下子就把生活搞得比别人还好。
“为人民服务”这话听着挺好听,也挺容易说,但真正去做起来呢,确实挺不简单的。尤其对于我们这一群有点小资产阶级个人英雄主义、没怎么经受过斗争考验的知识分子来说,更是如此。
这些写给家人的信,可不像现在的朋友圈、微博那样,啥都想广而告之。家书啊,是很私密的,不会轻易透露出去。今天大家知道的,也不过是整理烈士遗物时偶然发现的而已。换句话说,那些话都是真心话,没有一丝表演的意思。
毛岸英烈士牺牲以后,平时沉稳坚决的彭德怀将军不知道怎么把这个消息告诉国内。要知道,为了革命,主席一家几乎付出了所有,像他的堂妹毛泽建、弟弟毛泽覃、毛泽民,还有侄子毛楚雄,以及妻子杨开慧,都死在国民党的迫害之下。而这次,连毛岸英也不幸牺牲,想必主席心里别提多难过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这句诗的背后,是那炽热的鲜血染红了天。不禁让我感慨万千。
到天亮,彭德怀将军辗转反侧,心头沉甸甸的,只写了这一段话:
我们今天七点就进入了防空洞,毛岸英和三个参谋在屋子里。到十一点,敌机四架飞过时,他们已经出来了。敌机走后,四个人又回到屋子里,突然又来了四架敌机,丢下了一百枚燃烧弹,击中了房子。当时有两名参谋跑了出来,毛岸英和高瑞欣没有及时跑出去,不幸被烧死了,其余人都没受伤。
国内首先得知这个消息的是周总理。他隔了几天才把这个白发变黑发的噩耗告诉了毛主席。中年失妻,晚年失子,从亲情的角度看,这位老人毛主席,似乎只有无尽的哀伤和凄凉。
伟人之所以被称为伟人,就是因为他有那股子打不倒的劲头。
他一语道破了岸英不过是个牺牲的战士罢了,说别人家的孩子都能牺牲,我毛泽东的孩子也能!哪位战士没有家人?哪个又没有父母?
1953年2月,儿子去世已经三年了,主席在全国政协大会上讲起抗美援朝时说:“打多久,我觉得我们不要自己来定。过去是杜鲁门决定的,以后由艾森豪威尔,或者将来的啥美国总统来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直到彻底胜利!”
朝鲜战场上儿子的生命离开了,他当时怀着一种无比勇敢、舍己为人的精神,坚定不移地站出来,向世界军事强国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有人说毛岸英去抗美援朝其实是在镀金,你现在敢不敢把孩子送到中印边境“镀一镀金”啊?送完了再来喊。有啥资格在国内安安全全,说个不停?全靠前辈们的血肉之躯换来的今天的安稳,让你吃饱穿暖,却闲得没事干,五脊六瘦的。
市场经济玩不转思想领域。要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得更远,得牢牢守住思想文化的高地。咱们得用笔当刀,把正义用犀利的笔尖写得淋漓尽致。我们这一代人,得让后头的人清楚知道,应该听啥、学啥、信啥。
想要灭掉一个国家,首先得扼杀它的历史记忆。要想弄垮一个民族,就得先打击其精神气节,断绝它的脊梁骨。毛岸英舍身保家卫国、为人民奉献、不怕强权的革命精神,正是咱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那些一批批奋不顾身的烈士,便是中华民族的坚强脊骨。
最后用我拙劣的文字,向毛岸英同志致以最深切的缅怀,愿您那伟岸的身影永远激励我们前行,流淌在心间的热烈怀念难以言表。
那些辉煌的时光,逝去的人好似江水般远去。
我这一瞬间的作为,留给后人却是千秋记忆。
-
2025-09-05238期小霸王排列三预测奖号:直选5*5*5关注
-
2025-09-03中超最新积分榜仅23轮就看出争冠亚冠和保级趋势:4队争冠4队
-
2025-09-03学太极拳为啥明师难寻,三大原因与破局之法
-
2025-09-03CBA强队交易评分:广东一级、北京特级,一队没法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