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彩
CN ∷  EN
88彩介绍

读完黑石苏世民的发家史,我才明白:普通人学他,为什么注定会输

发布日期:2025-10-26 11:12 点击次数:123

很多人喜欢看苏世民这种大佬的故事,看完热血沸腾,感觉自己又行了,仿佛看懂了鳄鱼的捕猎纪录片,自己就能下水和它掰掰腕子。

醒醒,朋友。

读大佬传记,最忌讳的就是把自己代入主角,你不是那个14岁就能雇自己亲弟弟给自己打工的资本主义好苗子。你学他,大概率不是成为苏世民,而是成为苏耗子,被人连骨头带皮吞了,最后还要感慨一句,市场真香。

大佬的故事不是成功学鸡汤,那是一本本精美的捕食者日记。我们看它,不是为了模仿,而是为了理解世界的残酷真相,看懂镰刀是怎么锻造的,以及刀刃会从哪个角度落下来。

苏世民这哥们,人生履历金光闪闪,耶鲁、哈佛、骷髅会,毕业进雷曼,31岁当上董事总经理。这套开局,就像是玩游戏直接选了地狱难度的隐藏角色,自带+10的智力和+20的背景。

但真正让他从华尔街精英变成华尔街巨鳄的,不是这些标签,而是他在雷曼内部斗争中被一脚踹出来后,干的第一件事。

他和朋友彼得森,揣着40万美金,创立了黑石。

这事儿听起来特别励志,对吧?被老板穿小鞋,然后自己创业干翻老东家。但你得看清楚,他的搭档彼得森,是尼克松时期的前商务部长。他的40万美金,是在31岁就当上雷曼MD后攒下的。

你以为是屌丝逆袭?其实是龙王赘婿出门单干了。

他们创业的起点,就已经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摸不到的天花板。所以别学人家创业,先问问自己身边有没有前部长级的朋友,以及你的40万是美金还是欢乐豆。

黑石刚开始想做并购,但很快发现,给别人当狗头军师出谋划策,远不如自己下场当将军来得刺激。于是他们决定搞自己的并购基金,自己募资,自己收购,自己当老板。

这才是关键的一跃。从“服务业”跳到了“掠食业”。

他们的第一个大猎物,是一家钢铁公司的运输业务。听着就很不性感,对吧?重资产,夕阳产业,狗都不理。但苏世民的逻辑很简单,这玩意虽然不性感,但它能持续产生现金流,而且便宜得像白送。

这就像相亲,别人都盯着年轻漂亮的小姐姐,他扭头就找了个带俩娃还带套四合院的富婆。爱情不爱情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让你少奋斗三十年。

最终这笔投资回报高达26倍。这就是黑石的底层逻辑:不追风口,只看价值洼地。风口是留给PPT创业者和韭菜们去激动的地方,真正的猎人,都在无人问津的沼泽地里潜伏。

而真正让苏世民封神的,是两次教科书级别的“逆周期操作”,一次是2007年收购EOP,一次是同年收购希尔顿。

这两件事,本质上是同一件事:在别人贪婪的顶峰,他想好了怎么脱手;在别人恐惧的谷底,他把子弹打光。

收购EOP,一单390亿美元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当时全世界最大的杠杆收购。签完合同的当天,苏世民就决定:卖!两个月内,就把近300亿的资产给拆分卖掉了。

这是什么操作?这就好比你花大价钱盘下了一整个菜市场,在别人以为你要当一辈子包租公的时候,你当天就把里面的猪肉摊、水果摊、海鲜摊高价转手分包了出去,瞬间回笼大部分资金,自己手里还捏着最核心的地皮。这不叫经营,这叫“快种快收”,在资产泡沫破裂前,完成胜利大逃亡。

更狠的是希尔顿。同样是2007年,市场最滚烫的时候,他花了275亿美金买下希尔顿酒店。紧接着,2008年金融海啸就来了,他亲手送走的雷曼兄弟轰然倒塌,整个世界都在裸奔。

希尔顿的市值瞬间暴跌70%。所有人都觉得苏世民这次要被活埋在山顶上了。换做一般人,第一反应是什么?割肉,止损,断臂求生。

但苏世民的操作是,不仅不卖,还下令在亚洲这些新兴市场,给爷狠狠地扩张,新建5万间客房。

这是疯了吗?为什么?你得问那个“第一性原理”问题:他不这么做会死吗?

会。如果他收缩,希尔ton就真的死了,他的投资就归零了。但如果他扩张呢?酒店业的本质是什么?是服务业,更是地产业。只要经济周期回归,人们总是要出差,要旅游,要住店的。他在用今天的亏损,赌一个必然会到来的明天。

这就像一场拳击比赛,你被对手一记重拳打得摇摇欲坠,这时候最差的选择就是抱头防守,因为那只会让你被动挨打到死。唯一的生机,是迎着对方的拳头,打出你自己的致命一击。

别人恐惧我贪婪,这句话谁都会说。但当恐惧真的像海啸一样淹没你的时候,99%的人都在喊救命,只有1%的人,在看哪里可以冲浪。苏世民就是那个自带冲浪板的。

危机过后,经济复苏,希尔顿因为提前卡好了位置,吃掉了最大的一块复苏红利。最后苏世民卖掉希尔顿,65亿的本金,赚了超过140亿美金的利润。

这就是商业的本质。它不是温情脉脉的请客吃饭,它是一场基于人性的豪赌。赌赢了,你就是下一个苏世民;赌输了,你就是下一个雷曼兄弟。这里没有中间地带。

很多人看完这些故事,就觉得资本是万恶的。其实大可不必这么“二极管”。黑石这种公司,它做的事情,本质上是一种资源优化器。他们把经营不善、或者价值被低估的公司买过来,一顿开膛破肚,优化业务,改善管理,然后再卖出去。这个过程,有点像给体检报告全是毛病的公司做一场外科手术,虽然过程血腥,但确实能让一个病怏怏的公司重新焕发生机。当然,手术费是天价的。

这种模式是不是在创造新价值?是。但它是不是也在零和博弈里抢走了别人的蛋糕?更是。它抢走的是那些效率低下、反应迟钝的旧势力的蛋糕,以及那些在市场恐慌中,把黄金当白菜卖的倒霉蛋的蛋糕。

所以,你看他后来搞慈善,给清华捐款,给牛津捐款,搞“苏世民学者”项目。这是为什么?

是为了名声?是为了情怀?是为了培养下一代?

别闹了。

你以为他在做慈善?其实他在做投资。他投资的是世界上最聪明、最有潜力的年轻人的大脑。这些来自全球的顶尖精英,未来都会成为各行各业的领袖。而他们,都是“苏世民学者”,都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一个用钱都买不到的,遍布全球的顶级人脉网络。这笔投资的回报率,可能比收购一百个希尔顿还要高。

你看他出的那本书,《我的经验与教训》,一堆大佬推荐,卖得火热。

你以为他是在分享人生智慧?

那是鳄鱼的捕食说明书。它告诉你鳄鱼有多凶猛,告诉你它是怎么潜伏,怎么撕咬的。但你读完,既不会长出鳄鱼的牙齿,也不会拥有鳄鱼的耐心。你只会更深刻地理解,当你身处河边时,最好离水远一点。

所以,苏世民的故事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一,别拿你的业余爱好,去挑战别人吃饭的家伙。人家是职业选手,还是氪金玩家。

第二,世界的运转法则是周期。无论是经济、市场还是人生,都有高峰和低谷。在低谷时活下来,并且敢于下重注,是唯一的翻盘机会。

第三,不要轻易相信任何大佬的“经验之谈”。所有的经验,都有其特定的环境和前提。你能学到的不是他的方法,而是他思考问题的框架:谁最痛苦?谁最受益?谁在付钱?钱最终流向了哪里?

想明白这几个问题,比你看十本大佬自传都有用。

毕竟,在资本的牌桌上,从来不存在什么瞎积薄发。

每一个看似轻松的赢家背后,都站着一堆输光了筹码的倒霉蛋。

你,想当哪一个?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最新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