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科举逆袭路,首辅相公腹黑宠妻记
姐妹们注意,这本古言小说真的是不可错过的好书!情感线写得太动人,每个情节都让人心动不已,女主的成长历程更是感人至深,整个故事都让人难以忘怀。
《农门科举:首辅相公不好惹》 作者:林深时见鹿
第1章:祠堂风波
顾敏被人叫醒的时候,头还是昏沉沉的。
“阿遗,嘉哥儿被大爷爷叫过去了,听说跪在祠堂外头,你还不跟我去看看。”和顾敏说话的妇人三十来岁,穿着泛白青布葛衣,脸灰扑扑,露出着急的神色。话还没说完,就拉着顾敏往外走。
顾敏摸着自己身上粗糙的麻布衣服,这才恍惚意识到,自己已经在几天前穿越到了古代的小媳妇身上。好在她继承了小媳妇的记忆,才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顾敏忍不住叹口气。
介于原身是个悲苦的小媳妇,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只知道这个村子叫甜水村,原身是和哥哥从北边逃难过来的,哥哥实在养不活原身,便把妹妹托付给心善的齐家婶子赵氏当童养媳。
对,就是童养媳。顾敏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眼前这个拉着自己的人就是赵氏,顾敏目前的婆婆。
两人跑到祠堂前,便看见门口的地上跪着一个纤弱的少年。六七月的太阳,正是火辣辣的时候,少年倔强的挺着腰杆低着头,汗珠儿一滴滴的落下。
“我的嘉哥儿……”赵氏扑了过去,搂着儿子大哭了起来。“你好好的在镇上读书,谁让你回来跪祠堂的?”赵氏说着,愤恨瞪了远处大房一家。
说起来,这里面也是一段故事,甜水村大半人姓齐,小半人姓赵。齐家人一直守望相助,十分团结。这也是为什么当年齐二勇家没有儿子,他哥哥齐大勇积极把小儿子齐力过继给齐二勇。
齐力就是赵婶子的丈夫。
“娘,我没事。”少年抬起头,脸色蜡黄,一看就有些营养不良,只是一双眸子透着暗芒,一看就是心底有成算的人。
此时,祠堂门口早已经为了一圈的人,村子里生活枯燥,这样的热闹自然大家不愿意错过,很快聚集了很多人。对于罚家里不听话的后生来跪祠堂,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只是齐嘉是村里唯一的童生,是大家口中的能干人,今儿被罚跪祠堂,大家涌起了八卦的兴趣。
“我的儿子呀,你怎么那么命苦……”赵婶子忍不住哭了出来。“都怪你爹,狠心的丢下我们娘俩,被人欺负……”
齐力早年间去城里帮工,被乱石砸死了,丢下赵婶独自带着儿子爹娘过活,很是不容易。
“都给我闭嘴,祠堂门口,都吵吵什么。”大爷爷齐大勇走了过来。他如今是村长,颇有几分威势,大家都有些怕他。
齐大勇看了一眼赵婶子,指着赵婶子道,“这里哪有妇道人家说话的地方,你给我滚回去。若是再闹,都给我滚出甜水村。”
齐嘉愤愤的抬头看着齐大勇。
一旁站着大爷爷的大儿媳妇齐大婶子,她惯是会能说会道的,见状忙道,“我说弟妹,公公这也是为了阿嘉好。黄员外哪是那么容易得罪的,偏偏阿嘉不领情,咱们可都是齐家人,怎么会害了阿嘉。”
赵婶子不依,趴在地上哭着。
顾敏此时也一脸懵,只能唯唯诺诺的站在一旁,伸手扶着赵婶子,怕她摔着。
“什么为了阿嘉好,还不是看中银子。”一旁身材肥硕的胖婶站了出来,“我可听说了,黄员外许了你们银子,让你们压着阿嘉把去县学的名额让给黄少爷。你们亏心不亏心,阿嘉这么好的孩子,你们也忍心欺负他?”胖婶是三爷爷家的儿媳妇,平时和赵氏关系极好,此时才会站出来说话。
齐大勇的脸色难看了起来,指着胖婶道,“老三呢,老三,快把你家女人给打回去。”
胖婶子讥讽的笑道,“大爷爷,我家公公可不能和您比,这会还在田里呢。我看您呢,还是积些德吧,阿嘉好歹也算是您的孙子。没见着这么欺负人的,当年大力哥死了,东家赔的银子,二爷爷赵嫂子一眼也没见着,反倒是你们家起了三间大瓦房。这些年阿嘉读书,二爷爷辛辛苦苦伺候田地,赵嫂子见天的织布刺绣,生生把眼睛都快熬瞎了,好不容易阿嘉考上了童生,如今你们又欺负起人来了。”
平日里大家住一个村子,不好意思撕破脸,可这胖婶子本就是不讲究的人,也没人敢招惹她,如今见这大房可劲的欺负人家孤儿寡母,胖婶子便闹了起来。
“你胡掰扯什么!”齐大婶子来了气,“你这狗嘴胡掰扯什么东西。我家当家的可在镇里当掌柜,什么钱挣不来。再说了,当初说好的,那笔钱公公替着保管罢了。当谁都和你们一般没眼界,被几个钱就晃花了眼,真是下贱。”最后两个字齐大婶子看着跪在地上的齐嘉,狠狠的说道。
顾敏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拿着人家的卖命钱,还骂别人下贱?果真是新世界啊~顾敏不由得感慨了起来。
一旁的齐嘉忽然惨笑了一下,随即开口道,“大爷爷,我可以不去县学。”他抬起头,看着大爷爷,一字一句道,“但是大爷爷,你答应过我爷爷,把族谱改了,我是二房的孙子,以后爷爷去了,我给他戴孝摔盆。”
说起来,这齐大勇也真不是个东西,当年虽然把齐力过继给了弟弟,却一直没有改族谱交丁册。因此如今,齐力和齐嘉还在大房的分支下面,这也是为什么当年齐力死了,大爷爷以家长的身份去镇里拿了赏钱。后来齐嘉读书越发的好了,齐大勇更不愿意把齐嘉分出去了。因此一直拖到了现在。
“嘉哥儿?”这时候齐二勇也扛着锄头回来了,见到跪在地上的孙子,齐二勇只觉得眼眶一热。
“大哥~”齐二勇看着齐大勇,眼神满是哀求。齐二勇性子懦弱,一向对自己这个大哥无有不从,人虽没什么主见,可好在心地善良。
“二弟,你可别吃心,阿嘉是你孙子,若是你不孝顺你,我揍死他。”大爷爷一脸严肃的对齐二勇道。“你还不相信我吗?”
齐二勇目光闪了闪,随即垂下来了头。
顾敏明显感觉齐嘉的身子一瞬间僵硬了,微抿着嘴唇,额头的挤出了艰难的纹路。
今天大概是不成了。顾敏微微叹口气,这大房站着辈分,唯一能站着身份对峙两句的齐二勇,又是个棉花软包子。怕是这齐嘉心底得呕死吧。
顾敏不由得同情起齐嘉来。
齐大勇目光晦涩得看着齐嘉,心底有些后悔当年把齐力过继出去,如今齐嘉和自己不是一心,即便是出人头地,怕也和自己无关。想到这里,齐大勇心底又坚硬了起来,
“阿嘉,你别不服。”齐大勇说到,“县学岂是你可以高攀的,你即便去了,也不会得到师长的欢喜,还不如把这个机会让给黄家,结个善缘。那黄少爷是你同窗,日后黄少爷出人头地了,也会记着你的情。”
第2章:红薯水粥
齐嘉低着头,捏着拳头,“我知道了。”
一场闹剧,以大房大获全胜结束。二爷爷扛着锄头把齐家领回了家。
屋里,二奶奶已经做好了晚饭。二奶奶几十年都未生出儿子,所以在家里一向都是多做事,少说话,存在感极低,不怎么出门。
“他爷,大哥他们……”二奶奶的小心翼翼地问着。
二爷爷摇摇头,放下锄头道,“先吃饭。”
晚饭很简单,一人一个红薯,一碗水一样的粥,一碟小咸菜。齐嘉没有上桌子,赵氏让顾敏把饭给他端进屋里去。
顾敏推开门的时候,齐嘉正靠在床上抹泪,见到顾敏,他慌乱的抹了抹脸,皱着眉头道,“你进屋不知道敲门吗?”
顾敏讪讪的把饭菜放桌上,说了句“抱歉。”
因原身和齐嘉年纪不大,齐嘉又忙于读书,因此两人如今尚未圆房,都是各自住各自的屋子。而且从原身的记忆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并不怎么亲密,甚至说话都很少。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齐嘉很少在村子里。
屋内齐嘉黯然神伤,屋外二爷爷抽着旱烟坐在石磨上,也不知道想些什么。
赵氏正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和二奶奶诉苦。
凭着记忆,顾敏收拾好碗筷,到灶间把碗洗干净,收拾好,又烧了热水。自己洗洗漱漱,便回到自己屋内,开始沉思。
摆在自己面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离开这里,可惜自己身上没钱,没有文牒,若是遇上匪患,怕是小命也要搭上去。而且自己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怎么活的下去?第二条路就是留在这,继续当齐嘉的童养媳,指望着齐嘉能够好好读生,改善家庭生活。
“哎~”顾敏幽幽的叹了口气。抬眼望去,屋子好黑,没有灯,肚子咕噜噜的又饿了,也就一碗水粥,一个红薯,哪吃得饱。想着想着,顾敏又见周公去了。
第二天,是在赵氏的发火声中醒来的,“阿遗,我说你这丫头怎么越来越懒了,这太阳都晒屁股了,水缸的水没挑,早饭没做……”
顾敏只觉得迷迷糊糊,整个人腰酸背痛的。脑子里像是群魔乱舞,涨得不行。听见赵氏得叫喊,顾敏赶紧爬了起来。
看见赵氏正准备去挑水,顾敏连忙上前,讨好的笑道,“娘,我来吧。”说着,从赵氏手上接过了扁担,出门挑水去了。
赵氏见她笑的晃眼,心底的气到底消了几分。自己转进灶屋,小心翼翼的拿出鸡蛋和白面,给齐嘉下碗鸡蛋面补一补。
顾敏走在泥巴路上,只觉得身体特别轻,有点飘乎得感觉,身体也像是特别有力气。跟吃了仙药一样。
打好水,走回家得路上,顾敏惊讶的发现一个事实,就是她好像是个大力士!两桶水扛在身上,一点儿感觉都没有。
有了这个认知,顾敏有些飘了,她忽然明白过来,昨晚脑子里光怪陆离的画面,好像是在——练武?也就是说原身居然是个会功夫的?
顾敏三五步走回家,赵氏正端着香喷喷的鸡蛋面给齐嘉。闻着味儿的顾敏,肚子咕咕的叫了起来。
好像是饿了。
早饭依旧是寡淡的米汤,大概是白天要干体力活,所以每人分了一个杂粮饼子,饼子有些硬,没什么味道。可顾敏也吃的很香,毕竟饿呀。再一想这里可是每日两餐,也就说这顿饭吃了以后,要晚上才能有吃的。顾敏只觉得淡淡的忧伤。
放下碗筷,二爷爷又扛着锄头要出去,二奶奶皱着眉头道,“他爷,咱们家就二亩水田,你可别又跑去给大哥他们除草了。”
二爷爷有些难堪道,“都是自己家兄弟,计较些啥。”
二奶奶冷笑道,“你当人家兄弟,人家就当你是苦力,若是得闲,回头做些竹篾,下次赶集去换些银钱,给阿嘉买纸。”
“知道了,我这就去砍两根竹子。”二爷爷听了,忙把锄头放下,换了把镰刀出门了。
赵氏早已进屋纺布了,那台破破烂烂的纺布机还是赵氏的唯一的陪嫁,只能织出些粗布,可在乡下,已经是女人们手中,很了不得的赚钱手段了。
“阿遗,你去山上砍些柴,拾些菌子回来。”二奶奶把背篼递给顾敏,顾敏忙接了过去,二奶奶和赵氏都是善良的人,对原身都不错。
“好嘞,二奶奶,我这就去。您在家喂鸡就行了,猪食等我晚上回来弄,我力气大。”顾敏见二奶奶瘦的像是麻秆,忍不住道。
二奶奶笑了笑,“好叻,也不知道你一女孩儿,哪来的这么大的力气。”
出了门,顾敏凭着记忆走上了山,山很大,绵延很长的距离,山里面泥土有些潮湿,不过树木参天,倒也十分凉快。
近处的山头上林子是村里柴火的猪妖出处,因此每家每户都霸占了一片林子砍柴,二爷爷家丁户少,被分到的林子在有些远的地方。顾敏的原身有些功夫,脚程很快,因此倒也不觉得远。
顾敏从地上捡起一块小石子,扔到树杈上,树枝裂开掉了下来。一旁的顾敏又一次被原身给惊到了。
这这这……大概就是百发百中?为了对原身的武力值有些精准的认识,顾敏开始在林子里,进行试验。
第一步,助跑,没跑两部直接跳上了树枝——这难道就是轻功?顾敏略微兴奋了一下,那她是不是以后就可以飞檐走壁了?
第二步,徒手劈树。这一次,顾敏有些失算,看着红肿的手掌,略微动了动的大树,看来原身只不过是力气大一些,倒不至于能够干出徒手劈树的绝活。
第三步:大概就是最有用的,投掷。顾敏拿起小石子对着树顶红红的果子扔过去,很精准的击中了果子。可惜没控制好力道,果子已经烂成一团了。
这种程度在外面,大概是不会被欺负了吧?是不是第一条路也是行得通的?顾敏开始有点小小的兴奋,已经开始幻想自己是行走江湖的女侠了。
兴奋劲过去了,顾敏认清现实的开始拾柴火,很快,就捡了一背篼的柴火。山里潮湿,不过蘑菇到也不多,就连木耳都一朵都没有。看样子大多都被人拾去了,这年头日子过的苦,一口吃的大家都看的很紧。
顾敏深深的叹了口气,没想到自己有一天,居然会为了几个蘑菇木耳而叹息。
第3章:齐心协力
顾敏背着背篼准备回家,却在村口的小溪停住了,小溪水很清,关键是里面有鱼!鱼也算是一道荤菜了,顾敏想着,便从背篼里抽出一根柴火,准备叉鱼。
一旁的村头玩耍的孩子看见了,十分好奇的围着她。
“我爹说了,溪里头的鱼可贼了,抓不到的。”其中一个小孩道,“我爹都是用网才能抓住的。”
另一个小孩也赞同道,“抓鱼还不如抓黄鳝呢。”
话虽如此,几个孩子却依旧好奇的看着顾敏能不能抓到鱼。
而此时的顾敏,正全神贯注的看着溪水里的鱼,诚如孩子们所言,小溪很窄,里面的鱼十分的狡猾,波光粼粼的躲在土石之间,行动迅速。
可顾敏眼疾手快,没一会儿就叉起了一条肥大的鱼,欢喜的笑着。
这下孩子们可炸开了,他们没想到居然真的能用柴火叉起来鱼,他们可真羡慕。
“真厉害,居然真的能叉起来鱼。”
“你能不能教教我们。”有孩子问道。
顾敏收起鱼,背起背篼,一副高深莫测的说,“这可是秘密。”
抓到鱼的欢喜一直延续到了回家,走到屋外,耳聪目明的顾敏就发觉了不对劲,屋内齐嘉正和二爷爷说这话。
“你说刘秀才那里你不能去了?”二爷爷的声音涩涩,像是受到了刺激。
齐嘉低着头,听不清情绪,“刘夫子说他已经没什么可以教我的了。”
赵氏在一旁心疼的道,“那可咋办,刘夫子那里去不了,县学那里也去不了。”
“没事的娘,我就在家自己温书。”齐嘉劝着母亲。
二奶奶愤愤的道,“要我说,大哥家这次做的事情实在欺负人,拿着咱们阿嘉的名额去讨好黄员外,我可听说了,黄员外搭线让他们齐孝可是进了县里的书院读书,如今齐大媳妇见人就说他家齐孝厉害。”
“厉害个什么,读了这些年书,儿子都三岁了,连个童生都不是。”赵氏来了气,“儿啊,咱们也去县里读书,娘供你。”
齐嘉皱着眉头,“娘,我在家自己读书就好,您和爷爷奶奶已经很辛苦了,您也不要天天织布,你的眼睛一见风就流泪。”
顾敏开门进来的时候,就看见二爷爷沉默不语,二奶奶一脸愤愤。齐嘉正哄着赵氏。
“爷爷奶奶,娘,我抓了条鱼,今晚我来做饭吧。”顾敏仿若未觉得笑着,把柴火搬进厨房,便开始卷起袖子做饭。
感谢原身得记忆,让自己对灶屋不至于一无所知。土垒的灶头,旁边一个柜子,柜子带着锁,里面放着米和白面,外面放着几个瓦罐,里面放着油,粗盐,还有颜色略深,不明的调味品。
顾敏收拾完鱼,走到后院的菜地里,摘了些葱和白菜,总体来说,菜品简陋,调味简单,器具不全,顾敏颇有些无从发挥的感觉。好在乡下家家户户都做些酱和酱菜,那酱咸香,来烧鱼倒还可以。可惜油少,不然鱼炸一炸再烧会更好吃。
做了鱼,顾敏问二奶奶要了些豆面和白面,掺和着做了几个软乎乎的饼子,配浓浓的鱼汤,刚刚好。
“阿遗做什么,怎么这么香?”二奶奶有些好奇的走了进来,“平日里做鱼都嫌腥气,今儿做的到闻着还好。”
顾敏傻乎乎的笑着,“奶奶,马上好了。”撒上一把小葱花,倒出了几分香味儿。
晚餐的时候,齐嘉终于走了出来,不再窝在自己的房间里了。顾敏再次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小丈夫,年纪不大的原因,才一米六到一米七之间,非常的瘦,脸倒是不黑,就是带着几分青色,到底是营养不良。
看着齐嘉,顾敏想到了自己的弟弟,不由得有些心疼。顾敏盛了一碗鱼递给齐嘉,脱口而出的嘱咐道,“你多吃些,你看你瘦的。”
这话说的过于自然,以至于没有其他人认为不对,只有齐嘉抬头瞪了她一眼,随即红了脸,颇有些小孩子的傲娇。
“阿遗的手艺真好,这鱼真好吃。饼子也软乎,有滋味。”二爷爷感慨道。
赵氏看着齐嘉,若有所思道,“阿遗改明儿再去抓两条鱼,趁阿嘉在家,给他补一补。”
顾敏未觉有什么不对,忙点了点头,倒是齐嘉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娘,不用,村口小溪的鱼哪有那么好抓的。”
二奶奶道,“他娘,要不咱们杀只鸡吧,那只老母鸡已经不怎么下蛋了。还不如杀了给阿嘉补一补。”
家里好像就一只鸡,怪不得记忆中很久没有鸡蛋的味儿了。想到鸡蛋,顾敏又开始得劲了,好想吃鸡蛋。
赵氏点点头,转头又对顾敏道,“前些日子从镇上拿回来的荷包可绣好了?过两日我去卖布,随便再去接点活。”
顾敏这才想起,原身好像是会些刺绣的,绣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在整个甜水村也算是数的上的。
“娘放心,我已经绣好了,待会儿就拿给您。”顾敏乖巧道,心底却在狂躁,果然童养媳不是这么好当的,砍柴挑水,刺绣做饭,都得干,简直就是压榨劳动力啊。不过原身究竟是什么人,怎么不仅会些功夫,还会刺绣,好像还识字。要知道在这个年代,识字可不是简单的事情,估摸着原身的家境不差,只不过家道中落……
吃完饭,齐嘉又回屋了,顾敏抱着荷包到了赵氏屋里。赵氏正把织好的布收整在一起,见了顾敏,招呼顾敏坐在一旁。
“阿遗,娘也不避讳你,阿嘉读书要花钱,咱们家里没什么进项,二爷爷年纪大了,两亩水田老人家要养老,要养家里一家老小,能花在阿嘉身上的有限。其他就只能靠咱们娘俩了,我织布,你刺绣多少能挣一些。只是辛苦你了。”赵氏拉着顾敏的手,絮絮叨叨。
顾敏到对赵氏刮目相看,这是在对童养媳做思想工作,一起供养大学生的节奏呀。顾敏忙道,“娘,那日后您多接一些绣活儿,我多做一些,娘,您别那么幸苦。”
赵氏满意的笑道,“等阿嘉读书读出来了,咱们日子就好过了。阿嘉那么聪明的孩子,才三岁就知道蹲在村里私塾旁边,跟着大人念书了,但凡听上一遍,嘉哥儿都能背下来。刘夫子也说,阿嘉的天赋极高,若是不供他读书,实在是埋没了他的天资。”
原来齐嘉从小就是个天才儿童,怪不得小小年纪就能考上童生。古代的科举制度极其严苛龟毛,能够熬过来的人,都是心性非常坚韧的人。
“等阿嘉考上秀才,娘就让你们正式成亲。”赵氏看着顾敏道,“你年纪也大了,不能一直拖着。
第4章:镇上借钱
啥?成亲?顾敏受到了惊吓,立马低下头,却被赵氏误以为是害羞。
顾敏拿着手上的荷包看了起来,不得不说原身的绣工是相当的好,绣得鸳鸯栩栩如生,色彩搭配明丽大方。就是颜色品类有些单调,想想也是,以齐家目前得情况,怕也是买不起各色得丝线了。
过了两天,赵氏笑盈盈得从市集回来,估摸着生意做的不错。
“阿遗绣工好,绣坊给涨了工钱,一个荷包五文钱,上次的二十个荷包,得了一百文。我这次又拿了五十个素面得荷包回来。”顾敏没什么概念,可很明显的感觉到赵氏十分开心。
二奶奶也高兴了起来,“阿遗手可真巧。”
顾敏见到一堆荷包,颇有些不开心,这可都是工作呀。可转念想到目前的家庭状况,顾敏也只能默默接受。上次二十个荷包,大概绣了三两天就绣好了,估摸着这次,得绣个十天半个月,倒也不是全天绣,一天也就绣个两个时辰。
赚钱可真不容易。
赵氏从包袱里拿出了从市集上买的一块肉和一块豆腐。“我的布也卖的不错,咱们今天吃点好的。”
顾敏积极道,“娘,我来做饭吧。”
一个简单的白菜炒肉,一个香煎小豆腐,一碗酸菜汤,晚饭难得的丰富。虽然在顾敏眼底,还有些不足,不过她已经很满意了。
二爷爷是和三爷爷一起回来的,三爷爷说起来是二爷爷的堂弟,不过兄弟两人的关系极亲密,又都是厚道的人。
二奶奶见到三爷爷,也十分热情的招呼着。又转头让顾敏去炸一碟花生米,给二爷爷和三爷爷下酒。
齐嘉也被二爷爷叫了出来招呼三爷爷。
“阿嘉可是咱们家的能干人,就指着阿嘉好好读书,改换门庭。”三爷爷拍着齐嘉的肩膀说道,黑黢黢的脸上笑出几个皱纹。
齐嘉羞涩的坐在一旁,给二爷爷和三爷爷倒酒。
二爷爷虽性子软弱,却也不是没成算的人,今天把三爷爷约到家里,也是为了齐嘉读书钱的事情。镇上就刘夫子一家书院,如今是去不得了,只能去县里,可这去县里,花销就大了,更何况后年齐嘉还要去考秀才。说起来都是钱。
“哎,是我没用啊。”二爷爷喝了两口酒,就开始叹气。
三爷爷吃着花生米,不知道在想写说什么,“说起来,当年大力死的时候,大哥确实拿了钱,如今阿嘉要读书,大哥合该把钱拿出来。”
“话是这个道理。”二爷爷幽幽的叹气道,“我昨儿个也去找了大哥,大哥说家中艰难,孝哥儿如今还在读书。更何况……”二爷爷眼神晦涩道,“好歹是他生了大力,他要拿钱便拿去,只当替大力还了他的生恩。”
三爷爷听了,也只能叹气,“二哥,你也知道,都是庄户人家,家中能有什么钱?”
二爷爷一口一口的抽着烟,道,“实在不行,就卖地吧,不能耽误阿嘉的前程。”
“不,爷爷,家里就这两亩水田,不能卖。”齐嘉立马拒绝道,“这两亩田得留着给爷奶养老用。”
三爷爷也颇不赞同道,“读书可不是一两年得事,后面阿嘉前程大了,用钱得地方还多着呢。田可是根基,不能卖。”
男人们说话,女人们在一旁默默的听着。
“爷爷,你别担心我,我在镇上还有几个好友,明儿我就去找他们借钱周转。”齐嘉捏着拳头道。他一向自尊自爱,如今要低头去借钱,整个人身上露出一种破釜沉舟的气质。
二爷爷听了,直叹气道,“你的同窗都是小孩,能借到什么钱?”
赵氏也直皱眉头,嘱咐顾敏道,“若是明儿阿嘉去镇上,你也跟着去。”
顾敏只能点头答应。
说了一会儿话,三爷爷便扛着锄头走了。
赵氏把今日顾敏荷包涨了工钱,粗布卖的不错的事儿告诉了二爷爷,二爷爷果然高兴了几分,直说好。
“都是我没用,耽误阿嘉啊。”二爷爷最后感慨道。
说实在的,顾敏颇有些看不上二爷爷这样软弱的性格,可二爷爷人是真的很好,即便是过继的孩子孙子都用心对待,为了齐嘉读书的事儿,这两日也没少奔走。
怕也是家里人这般用心,刺激到了齐嘉。
果然,第二日吃完早饭,齐嘉收拾了一下,便出了门。顾敏扔下手中的活儿,忙跟了上去。不远不近的跟着齐嘉。
齐嘉走路很慢,孤零零瘦小的身子在路上显得格外可怜。
顾敏快走两步,走到齐嘉身边,“阿嘉,姐跟你一起去。”
原身比齐嘉大了半岁,平日里赵氏便让齐嘉叫她姐。
齐嘉心不在焉的嗯了一生,走了两步又转头对顾敏道,“姐,不论在镇上看见什么,你都不能告诉娘。”
这是齐嘉第一次正经和自己说话,还叫了自己姐,顾敏自然没有不答应的。“放心吧,一定不告诉娘。不过阿嘉,你告诉姐,究竟怎么回事。”
齐嘉抿着嘴,显得格外倔强。
“算了,你不想说就不说吧,你放心,我不会偷偷告诉娘的。”
两人走了一个时辰,才总算走到了镇上,顾敏还好,没什么感觉。倒是齐嘉似乎有些累,脸也泛出丝丝嫣红。
因为不是大集的日子,小镇上显得有些萧条,不过也有些小商贩在做生意。两人穿越了大半个镇上,才走到齐嘉之前读书的私塾。
齐嘉站在门口呆了一会儿,似乎并没有进去的打算。
“齐嘉,你怎么来了。”
“徐师兄。”齐嘉恭敬的叫了一声。
徐师兄十六七岁的模样,穿着蓝布的长袍,一看就是个读书人。见到齐嘉,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你怎么把县学的名额卖给了黄昆?如今学里已经传遍了,夫子也听说了,十分的生气。”徐师兄感慨道,“阿嘉,县学那么好的机会,你可不能为了几两银子耽误自己的前程。”
“谢谢师兄提醒,我明白的。”
徐师兄说了两句,便离开了。
顾敏有些不忿道,“大爷爷果然拿了人家银钱。怎么能这么坑自家人。”
齐嘉无奈的摇摇头。“我们怕是要无功而返了。”齐嘉心底悲凉,他本想向刘夫子借些银钱,可若是如徐师兄所说,怕是自己已经惹恼了夫子。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
-
2025-07-15寻一抹夏绿, 偷半日清幽
-
2025-07-15私人岛屿可能并不适合长期居住, 但你必须要认真筛选!
-
2025-07-15中国这处“天堂”, 17℃的清凉夏日与绝美雪山彩林秋景等你!
-
2025-07-14近期超火的梦幻之作《我能往返末日星球》,好看又刺激,根本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