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驱逐舰逼近关岛,险些夺取美军无人船,美媒:战时或遭重创
今年6月,在关岛西北海域进行对峙时,一艘美军无人艇差点被055型万吨驱逐舰“捞走”,两者距离一度不到几米。事情发生后,最近被美方披露的细节引起了不少关注。据美国Seasats公司透露,他们的“Lightfish”无人艇在从圣地亚哥出发前往日本进行测试时,被中国海军“南昌”舰连续追踪了大约20分钟。令美方吃惊的是,他们当时完全没有察觉,直到测试结束后才发现自己遭遇了海上“突袭”。
引起大家关注的“Lightfish”无人艇,实际上是美国Seasats公司的一款明星产品。这家成立于2020年的企业,专注于太阳能动力的低成本无人设备,而“Lightfish”就是他们的核心型号。这艇长3米,宽1米,自重在160到270公斤之间,满载时能携带大约18公斤的有效载荷。它采用锂电池、太阳能板搭配发电机混合动力系统,最高速度可以达到4.5节,巡航速度在2节左右。在海上连续工作时间长达6个月,即使海况超过6级,也能正常运行。
“Lightfish”无人艇选用模块化结构,能根据不同任务配置各种模块,比如情报收集、监视侦察、电子对抗、海上态势监测啥的。它还具有成本易控、操作方便、适应性强这些优点,因而挺受美海军的青睐。去年6月份,“波罗的海行动2025”演习上,美海军第66特遣舰队就对这款无人艇做了技术验证。
模块化设计让“Lightfish”无人艇用途多样,可以根据不同任务装载各种设备,比如情报侦察、电子战、海上态势感知啥的。而且它成本低、操作方便、适应性强,受美军的挺喜欢。今年6月的“波罗的海行动2025”演习上,美海军第66特遣舰队还对它进行了技术验证。这次有关的无人艇,正好在进行从美国到日本的跨洋测试,距离大约7500海里,航线刚好穿过中国海军双航母战斗群的演训区域。
美方说这艘艇一直开着AIS系统,有人觉得“南昌”舰就是靠这个系统找到它的。不过事情可没那么简单,就算“Lightfish”无人艇把AIS关掉,055大驱也能在远距离锁定目标,关键是它那领先全球的航电系统,秘密就藏在这儿了。
055型导弹驱逐舰的船电系统可以说是“海上智慧大脑”,由一体化桅杆、双波段雷达和综合射频系统组成,这技术水平都赶超了目前美军的在役舰艇。里面的双波段雷达是应对复杂威胁的关键:舰桥四面装有S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负责远距离探测和跟踪。由于舰体更大,它的雷达阵面比052D的明显扩大,探测距离也变得更远。这套系统在反导跟踪、多目标处理、抗饱和攻击和抗干扰方面都表现出色,还能兼顾电子对抗和通信任务。
055大驱的桅杆上装的X波段雷达补足了S波段的盲区,虽然大小没有那么大,但架得更高,海天线视野更开阔,对低空目标和超地平线目标的发现能力更强。这两套雷达就像“望远镜”和“显微镜”一样搭配使用,加上综合射频系统,一起组成了一个无缝衔接的探测网络。
综合射频技术可是整个系统的心脏宝贝,通过舰载后台信号处理平台,把所有雷达信息实时汇总分析,反映速度和追踪精度都大幅提升。这个系统还能同时搞定雷达、电子战、通信、导航和目标识别,资源充分利用,效率高得不得了。难怪南昌舰借助X波段雷达结合综合射频系统,只用眨眼的功夫,就把“Lightfish”搜 out、查明并准确定位了。
一旦锁定目标,南昌舰立马机动靠近无人艇,距离只有几米,仔细观察,判断它是不是对航母编队或演训活动构成啥威胁。整个过程持续了大约20分钟,期间也没对无人艇动干扰动作,估计可能对方只是做个测试,无意展开实战。
这件事的意义远不止一次普通的海上遇见罢了。俄乌冲突和红海危机一出来,怎么侦察并击退来袭的无人艇,变成了各国海军共同头疼的问题。这次南昌舰的应对,不光有实际战术的价值,也为全球海军提供了应对类似威胁的一个典范。如果说还有点遗憾,可能就是没能把那个可能用于实战的无人艇“顺手牵羊”带走,但这反倒从侧面体现出中国海军在保护海域安全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克制。
从技术角度来看,055大驱的表现充分证明了中国海军装备的飞跃式提升;从战略角度讲,这次贴身追踪也算是对潜在威胁的直截了当的回应。那些想要靠近侦察的装备,肯定跑不掉中国海军的“火眼金睛”。
-
2025-09-05238期小霸王排列三预测奖号:直选5*5*5关注
-
2025-09-03中超最新积分榜仅23轮就看出争冠亚冠和保级趋势:4队争冠4队
-
2025-09-03学太极拳为啥明师难寻,三大原因与破局之法
-
2025-09-03CBA强队交易评分:广东一级、北京特级,一队没法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