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互袭要害!邻国跟着心慌,哈萨克斯坦紧急增产
一夜之间,164比N,这战报要是搁在足球场上,那绝对是碾压局,裁判都得提前吹哨下班了。
可这是战场,俄罗斯防空部队交出的这份“奇迹”成绩单,还没等捂热乎,自家后院萨拉托夫炼油厂就又冒烟了。
这已经是今年秋天第四次了,你说气不气人?
一边是“铠甲-S1”和S-400防空系统织起的“天罗地网”,秀了一把肌肉,告诉全世界“哥的防空不是吃素的”;另一边,关键的能源心脏却像个漏风的窗户,时不时就被乌克兰的无人机“精准开瓢”。
这感觉,就像你花大价钱装了最顶级的防盗门,结果小偷次次都从你没关的窗户溜进来,你说这事儿闹不闹心?
这出“矛与盾”的戏码,简直比好莱坞大片还刺激。
咱们先不急着下结论,把镜头拉回到那个不平静的夜晚。
俄罗斯国防部凌晨三点发布的报告,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快看我多牛”的劲儿。
164架无人机,在萨拉托夫、罗斯托夫、伏尔加格勒等好几个州的上空被“一锅端”。
这数字,听着就带劲。
俄军显然是做了功课的,知道萨拉托夫这块“肥肉”肯定会被惦记,提前把防空火力加得满满当当。
可问题就出在这儿。
萨拉托夫炼油厂,那可不是一般的小作坊。
这老伙计从1970年就开始冒烟,年产能480万吨,不仅是伏尔加河沿岸的“加油站”,还通过管道给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这些邻居“输血”。
更要命的是,它还负责给俄罗斯西部军区的装甲部队供应军用柴油。
这不就是妥妥的“七寸”吗?
乌克兰能放过它才怪了。
乌克兰总参谋部的战术也够“鸡贼”的。
他们专挑夜深人静、大家伙都歇了的时候动手,玩起了“多无人机分散突袭”的狼群战术。
这就好比打篮球,对方不上一个超级中锋跟你硬刚,而是派了五个速度快、投篮准的小个子,满场飞奔,让你防不胜防。
你防空系统再牛,能拦下大部分,可总有那么一两架“漏网之鱼”能钻进你的防线。
视频分析都出来了,炼油厂确实起了烟。
虽然核心设备有没有事儿还不清楚,但前几次被炸,光是修修补补就得折腾三天,这产能一波动,当地加油站的油枪都得跟着打哆嗦。
这还没完,连锁反应说来就来。
萨拉托夫机场因为空域有风险,大半夜的直接关了。
根据俄罗斯航空管理局的数据,12趟航班取消,23趟延误,最长的等了5个钟头。
旅客们在机场里刷着手机,看着航班信息从“延误”变成“取消”,那心情估计比过山车还刺激。
乌克兰这招“围魏救赵”玩得溜啊,打你的军事能源目标,顺带把你的民用设施也搅得一团糟,制造社会恐慌,这心理战打得,啧啧。
乌克兰那边也没闲着,同一天还宣称端了俄军在卢甘斯克的一个后勤基地。
这地方离前线就20公里,是俄军在顿巴斯前线的“大食堂”和“弹药库”。
俄方虽然没吱声,但卫星图不会说谎,那两处明火和熏黑的仓库顶棚,明晃晃地摆在那儿。
乌克兰国防部发言人说得也直白:“打后勤,就是断你前线的腿。”
这背后,少不了“大哥”们的撑腰。
美国国防部的清单上写着,给了乌克兰超过1.2万架“弹簧刀-600”自杀式无人机;欧盟也拍着胸脯保证,年底前再送5000架远程的。
有了这些“长腿”的家伙,乌克兰的打击范围早就从边境线延伸到了俄罗斯的腹地。
现在这局面,就有点像两个红了眼的拳击手,谁也不管规则了,专往对方要害上招呼。
你炸我的变电站,让基辅、哈尔科夫停电停水;我就炸你的炼油厂、油库,甚至克里米亚大桥也给你来几下。
这种“互相伤害”的模式,最先扛不住的是普通老百姓和周边的邻居。
这不,哈萨克斯坦已经慌了,赶紧宣布要提高自家炼油厂的产能,生怕哪天俄罗斯老大哥家的油管断了流。
波兰更紧张,加强了边境的防空,就怕哪天天上掉下来的不是馅饼,而是无人机的残骸。
这场冲突,早就不是两个国家的事了,它像一颗被扔进池塘的石头,激起的涟漪正一圈圈地向外扩散,谁也不知道下一圈会荡到谁的脚下。
而那164架被击落的无人机残骸,与其说是战功,不如说更像是一个个冰冷的问号,拷问着这场冲突的未来,到底会走向何方?
-
2025-11-24中国不能缺少林芝!近四成土地仍被印度占领,我们应如何夺回?
-
2025-11-24俄乌互袭要害!邻国跟着心慌,哈萨克斯坦紧急增产
-
2025-11-241979年还击越南,印度突然跳出来“声援”,还要拉帮结派,结
-
2025-11-24郑维山代理兵团司令一年却未转正,严肃道:杨勇刚来,我等等再走
